【猎云网(微信号:ilieyun)】9月15日报道 (编译:小白)
编者注:本文改写自Franklin Foer的新书《失去思维的世界:技术寡头的存在性威胁》。
不久之前,我们依然能够轻易地定义最广为人知的公司。任何一个三年级学生都能够描述它们的本质。埃克森销售天然气;麦当劳是做汉堡的;沃尔玛是卖各种东西。然而现在却是另一番情景。如今新晋的垄断者似乎渴望囊括一切东西。谷歌(Google)的名称来源于googol,意为天文数字,数学家们用它来表示1后面跟着无数0的超大数字。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创办了谷歌,最初的使命是管理所有知识,但事实证明这一使命过于狭隘。现在,他们目标开发无人驾驶汽车、制造手机,甚至征服死亡。亚马逊,曾标榜自己为“无所不售的商店”,如今开始制作电视剧,拥有全食超市,并支持云计算。甚至,这家公司的“总设计师”——杰夫·贝索斯也是《华盛顿邮报》的老板。
再加上Facebook、微软和苹果,这些公司竞相欲成为我们的“私人助理”。他们想在早晨叫醒我们,然后用他们的人工智能软件指导我们度过每一天,并且永远陪伴在我们身侧。他们渴望成为珍贵和私人物品的存储库,如我们的日历、联系人列表,我们的照片和文件等等。他们打算让我们毫不犹豫地借助他们获取信息和娱乐,与此同时他们悄悄地归类我们的喜好。Google Glass和Apple Watch预示着这些公司将人工智能植入我们身体的那一天。布林甚至认为:“也许在未来,我们可以推出一个微型版本的谷歌,用户可以直接插到他们的脑子里。”
跟以往的任何集团企业不同,这些科技垄断者渴望将人类塑造成他们想象中的模样。他们认为,他们有机会完成人类与机器之间的长久合并——以重新定位人类进化的轨迹。而我是怎么知道这些的?在那些年度会议上,这些公司的创始人爸爸们经常对人性展开大胆的声明——这些观点,同时也是他们希望让其他人一并认同的观点。佩奇认为,人体相当于一个基本代码:“你的程序算法并不复杂,”他说。进而,如果人类跟电脑的运作方式类似,那为什么不加快人类完全变为生化人的进程呢?
再比如说来自Facebook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的另一个宏大理论。他曾表示,他希望将人类从虚假中解放出来,终结秘密带来的虚伪。“在不同的人群,同事、朋友、家人等面前,展现不同自我的时代很快将离我们远去,”他说,“一个人展现两种不同的身份,本身就是缺乏诚信的极好证明。”当然,这不仅是理想主义的表达,也精辟地总结了Facebook的商业模式。
经常,技术专家对这世界的看法简单地表述为自由主义统治硅谷,并且这并非完全错误的。艾茵·兰德的高调追随者在这里比比皆是。但若你倾听这些科技巨头的话,很明显,他们的世界观更接近一名自由主义者对英勇孤独的个人崇拜的反面。这些大型科技公司认为,我们本质上是社会群体,有着与生俱来的共存性。他们寄希望于网络,于集体的智慧和合作。通过将破碎的世界拼凑在一起,他们认为有能力治愈这个世界中的弊端。
慷慨激昂地,这些科技公司表面强调个性化——强调“用户”的权力——但是他们的世界观出卖了这一切。即便再强调“用户”,仍掩饰不了一个关于我们的被动又官僚的描述。这些大型科技公司在不断破坏保护个人的原则。他们的设备和网站已经侵蚀了隐私;他们无视著作权的价值,对知识产权更是充满敌意。在经济学领域,他们认为垄断即合理,认为竞争只会使我们偏离诸如消除语言障碍和构建人工大脑等重要事宜的正途。企业应该“超越日常的生存斗争,”Facebook的投资人彼得·泰尔这样说道。
谈到个人主义最核心的原则——自由意志——时,科技公司又有另一种说辞。他们希望自动化我们在一天中要做的大大小小的选择。他们的算法向我们推荐新闻消息,推荐要购买的商品,推荐旅行计划,甚至我们的朋友。
这些公司,以及他们的发明创造,无疑是令人惊叹的。他们往往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容易。但是我们一直以来过于惊讶于他们的成就。现在,我们是时候该考虑一下这些垄断者可能带来的后果,重新确定我们在决定人类发展历程中的角色地位。一旦我们跨过某些门槛——一旦我们赋予某些机构,如媒体和出版,新的定义,一旦我们放弃隐私——就不再有回头路,遗失的个人特征将再也找不回来。
世世代代以来,我们一直在经历大大小小的革命。多年以前,我们还在为电视上出现的种种食物以及突然之间占领我们厨房的各种其他新奇食物感到惊奇高兴:装在塑料袋中的切片奶酪,冷冻披萨以及一袋袋脆土豆等等。在人类历史上,这些都仿佛是突破性的创新。耗时的工作——如采购原料、无聊地准备食谱以及涮洗锅碗瓢盆——突然之间,奇迹般地,就成为了历史。
美食界的革命不仅仅迷人,也是变革性的。新的产品深深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以至于几十年后我们才慢慢意识到这种便捷、高效和丰富背后的代价。加工食品是工程的成就——这点没错,但是他们是我们发胖。他们的美味需要大量的钠和糖分来造就,而这些恰好重置了我们的口味使得我们更难摆脱饥饿。制造这些食品,需要大量的肉类和植物,而这些需求的飙升虽然重塑了美国的农业,却极大地破坏了环境。一个全新的工业化农业体系萌生,锱铢必较的综合企业在粪便堆叠的畜栏内大量饲养肉鸡,喂的全都是抗生素。当我们意识到这种改变的消费模式所带来的后果时,我们的腰围、寿命、灵魂以及我们的地球,已然遭受了不可逆转的伤害。
类似于几十年前的食品革命如今正发生在知识领域。占有主导地位的企业正在无形地扰乱我们生产和消费知识的方式。大型科技公司已经成为有史以来世界上最强大的守门人。谷歌,通过提供具有层次结构的信息,来帮助我们梳理互联网;Facebook,正使用其算法和对我们社交圈的复杂理解,来过滤我们所看到听到的消息;亚马逊,以其在市场上的巨大份额,统治着书籍出版。
如此的优势让这些公司得以重塑他们所控制的市场。好比当年的食品巨头企业一般,大象科技公司也开创了一种旨在构建向消费者倾斜的产品的新科学。与过去的市场研究和电视评级不同,这些公司拥有无数数据,本着不管是什么数据未来或许有用的原则,他们跟踪我们在网络上的行踪,存储我们行为习惯的点点滴滴。他们早已掌握每一个用户的灵魂肖像——并且他们无比希望利用这张秘密的肖像引诱我们深入到他们的种种服务中。结果确实有效:每个Facebook用户平均每天有十六分之一的时间花在了这个网站上。
在知识领域,垄断和盲从是密不可分的危险。其危险在于,这些公司将会在无意中利用他们的垄断地位来遏制观点和品味的多样性。集中之后便是同化。随着新闻媒体越来越依赖Facebook和谷歌来引导流量——进而促进收入——他们迫不及待地发布迎合这些平台偏好的内容。这将带来前所未有的新闻重复,那么多的互联网网站每日竟充斥着相似的愤怒。这就是为什么单单一张具有神秘色彩的衣服的照片,也能在网络上制造出无数的文章;这也是为什么每个网站似乎都在谈论“权力的游戏”。然而,除了点击量,这些内容一无用处。传统媒体也具有盲从的心态,但互联网与之相去甚远。并且如此之多的数据使得迎合大众需求的诱惑力越来越大。
在政治领域亦是如此。我们这一时代充斥着两极分化,对立双方互不相让。然而,分歧并不是导致我们制度失败的根本原因。尽管两极分化的诱因有多种,但最主要的问题在于盲从。Facebook上聚集了两大思想蜂巢,每一个都栖息在信息生态系统之内,只接纳相同意见,排斥反对意见。企业家兼作家艾力·帕理泽将这一现象称为“网络筛选泡沫”——即Facebook是如何挖掘我们的数据来不断向我们提供我们所希望看到的新闻和信息,继而创造出一个反馈循环,不断使得我们陷入更深的狭隘之中。
受其影响之深的莫过于2016年总统大选。思想蜂巢没有智力上的无行为能力,辨别真假的能力越来越弱,对党派的偏见却越来越不可动摇。俄罗斯人对此看得十分透彻,因此他们成功地通过Facebook传播可疑的宣传鼓动。于是,一大批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占领民主党、愤怒的爱国者、自由主义等等——借着筛选泡沫日益壮大,并利用人们容易受到低质量新闻(说白了就是诽谤、谣言)之伤害等特点,兴风作浪。
Facebook代表了媒体历史上的一个危险偏差。曾经一度,精英们自豪地将自己视为守门员。他们或许谄媚权贵,或许势力丑陋,但他们始终对提高社会和读者的标准感到义不容辞。然而,硅谷的高管们认为守门员是创新的大敌——他们认为自己比他们所取代的精英们更为中立、更为科学,对市场更负责——正是这种观点,掩盖了他们本身的权力和责任。因此,他们不是在塑造舆论,而是在利用公众最恶劣的趋势,部落主义和偏执。
在本世纪,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将硅谷视为我们无法控制的力量。人们普遍认为,笨拙的政府永远都追不上技术的发展。当政府针对科技垄断者采取行动时,某个在车库里的孩子很可能已经创造出新的创新来颠覆市场。或者,正如谷歌的埃里克·施密特所言,“竞争只在点击之间。”——告诉我们,互联网结构的特性完全无视我们过去对垄断的关注。
作为个人,我们同样已经接受了大型科技公司无所不在的既成事实。我们享受着他们的免费产品和第二日送达的便捷,殊不知我们正在放弃某些重要的东西。然而,我们不能再这样盲目下去了。隐私权将在当今的科技发展轨迹下荡然无存——随着人们意识到自己无时无刻都在被“关注”着,人类的行为将更加谨慎,更加循规蹈矩。我们对竞争市场的理念也在不断受到冲击。随着前景的黯淡,企业家们将不再冒险创业——就业和创新的重要源泉随之枯竭。并且,通过社交媒体扩散的虚假信息和阴谋,我们对事实的共同性基底的消散,正在为专制主义创造时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与机器的合并将显得那么自然。但我们正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一个个体特性日益受到人机合并威胁的时代。我们正走向垄断,走向盲从,走向机器化。同志们,该改变人类发展的航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