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合作媒体:投中网(ID:China-Venture),作者:曹玮钰,编辑:董力瀚。猎云网经授权发布。
眼看快手要挂牌,赶这个当口研究刘芹,还真是恰当。这案子回报挺吓人,公司目标估值500亿美金,五源资本持股16.6%,折算80亿美金以上。
80亿美金什么概念?是个能跟Benchmark投Uber媲美的回报数字,可能超过高瓴投京东,是被朱啸虎定义为“难度非常高”的成绩(超过50亿美金)。
那么,“大成”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谈?我们不妨粗暴点,直接把它拆成两层问题:一个是“挣到大钱了吗”?一个是“还能挣到更多大钱吗”?
第一个问题有答案,80亿美金的账面数字就在案头摆着,再不济还有小米的866倍回报。那么关键是,五源资本还能投得到下一个小米、快手吗?
没准真有机会。
至于这个结论怎么得出的,我们分别从规模、超配和江湖地位三个维度聊,先从规模谈起。
1、怎么把“规模”纳入“原则”?
刘芹很多事做得晚,人民币基金募得晚,规模化启动得也晚。
但晚是选择,不是优劣。
比如直到2017年,他们才close了人民币一期,规模10亿,LP成色也不错,囊括优质机构、母基金、家族办公室和腾讯、小米等头部企业,想必是精挑细选过。两个月前,刘芹又透露正在close二期人民币基金,规模约20亿左右,“从正式启动到首次交割仅用了4个多月”。
第一次募人民币基金的时候,石建明有句话,说“对于人民币基金,其实我们内部已经思考了很久。我们发现人民币市场出现了越来越多理念成熟、愿意长期投资早期基金的 LP,所以我们决定募集人民币基金”。
这话有意思,翻译一下:人民币市场有没有机会?有;有没有关注?有;要不要募资?得看有没有长期的钱。
就是说,在这家公司的决策流程里,原则摆在机会前头。
五源资本的规模化,也比很多同行来得晚。规模化的过程可以分成两段,第一段是被倒逼出来的,第二次就主动了很多。
主动的原因,也是在原则里给了规模化以合理的解释。
2008年晨兴资本成立,首支美元基金1.5亿美元,之后的2011年、2014年和2015年,又募了三支美元基金,规模分别为2.5亿、2.8亿和6.6亿美元。1-3期是标准的美元VC规模,2015年虽翻了一番,但放到大环境下就能看出“被动”——那一年,仅滴滴、快的的融资体量就超过了100亿美元。
刘芹也是吃了亏的,2011年,他们下注1000万美元投了易到A轮,成为“业内第一个大手笔投资共享经济的投资基金”,但之后的剧本“颠覆了所有人的认知”。滴滴的融资百亿级,易到则落了个几近出局。
奇了怪了,按经典的VC逻辑,晨兴对易到的投资没有任何问题啊:提前看好赛道,锁定玩家,重仓押注头部。那么问题出在哪里?答案只有一个:经典的投资逻辑失效了,“规模”成为VC护城河。
那就是刘芹定义的“最低谷”,抱怨的话也没少说,他在不少场合反复谈他对烧钱的不认同,他对此事的描述方式是:天才的想法败给了100亿美元。100亿美元赢了1000万美元,简直是降维打击,可这个结果对职业投资人来说简直荒谬:一个做资本的人输给了资本。那么,要赢回来的路径只有一个,募集足够规模的资本,和对手回到一个维度里。
交了学费以后,晨兴募资规模大幅提升,从三期的2.8亿美元来到了四期6.6亿美元,但毫无疑问,这个“前进”的结果,完全是被倒逼着做的一次“防御”。
直到再三年后,晨兴在基金规模上第二次发力,才是想清楚以后的主动出击,是在投资原则里“把规模合理化”之后的产物。2018年,成立10年的晨兴资本完成第五支美元基金的募集,规模达到创纪录的10亿美元。
在刘芹这里,把规模合理化的手段就是“超配”。所以,那笔10亿美金的募资,规模化是表象,其实是为超配服务的。
那个时间点,恰好是小米上市前后。小米是什么?小米正是刘芹“超配”的第一个代表作。
2、投赢了才叫超配,投输了叫赌
超配本身不稀奇,大家都在做,不然各位也不会老把重仓挂在嘴边,但刘芹的能耐在于配得准。反观后来很多O2O、共享经济的案子,就有不少玩砸了的超配。所以超配这种事,投赢了才算超配,投输了只能叫赌。
晨兴成功的超配案例有三个:小米、小鹏和快手。
先看小米。晨兴是小米最早的投资方,连续领投小米前三轮融资和少量E轮融资,刘芹曾说,他把一期1.5亿美元基金的约45%押注了小米。如按小米IPO定价市值550亿美元计算,五源资本持股17.19%市值达到近95亿美元,投资回报近200倍。雷军也曾透露,最早的VC第一笔500万美元投资,回报高达886倍。
然后是快手。晨兴也是快手最早的投资方,天使轮出资200万元,之后一路投到E轮,累计融资超过2亿美元。其中,五源在E轮直接拿出了1.6亿美元进行投资,这是刘芹在美元基金规模化之后的一个大手笔超配。
小鹏汽车,五源投了多少不甚清楚,但也连续投资五轮。根据小鹏汽车招股书,五源资本持股4.2%,是其第五大股东。若按开盘市值170亿美元计算,五源资本账面达到7.14亿美元。刘芹后来老感叹“(小鹏)投得太少了”,其实就是感叹“超配得不彻底”。
为啥投了五轮还说投少了?这就是手里钱多的底气。刘芹现在是单只10亿美元基金的盘子,如果拿出当年超配小米的魄力,那么五源资本今后的超配上限是可能突破3-4亿美元的。
3-4亿美金规模超配的潜在回报是什么级别?徐新这儿有个现成的案例。徐新在美团点评的E轮下注大约3亿多美金,2018年美团招股书显示,今日资本持股2.43%,当时持股的账面市值就超过了10亿美金,后来美团股价涨得凶猛,这笔投资收益肯定在十亿乃至几十亿美金级别了。
那么,如果刘芹做4亿+美元量级的超配,潜在的、可能的回报量级毫无疑问就大大拔高了。
刘芹超配的另一个秘密,就是比别人“配得更超”,尤其是放在百亿美金公司的范畴里来看。看看挂牌数据就知道,快手和小米的招股书里,晨兴作为最大机构股东的持股分别是16.66%和17.19%,美团上市时,红杉作为最大机构股东的持股比是11.44%,而拼多多上市时,高榕的持股是10.1%。
要知道,很多机构投早期项目还是很注意初次持股比例的,但刘芹认准的超配案子,能在其成为数百亿美金的巨头之后,还能保留15%以上的持股,这背后就是功力、魄力和实力了。
三个超配案子都很精彩,但还是各有差异,请注意,首先五源的的资本团队不大,做起超配来,决策成本相对较低;其次,三个案子有两个创始人(雷军、何小鹏)都是刘芹的老朋友,唯一一个别人找回的案子(快手)也是肉眼可见的强。因此,三个超配案子,在决策上并不会特别困难。
换句话说,这三个案子还是有一定特殊性的,能否复制甚至模式化这种成功,还要看刘芹接下来的超配往哪里打,该配的时候敢不敢下手,这才是真正挑战。
就投资策略来说,快手跟小米、小鹏在境界上也不一样。快手不是刘芹的案子,宿华程一笑也跟刘芹没那么久的交情,晨兴敢不敢在非刘芹主导的案子上下重注?这是早年他们缺乏的东西,刘芹四年前就说,“晨兴在做转变,投资方法升级,由个人转向组织,我们做了很多很痛苦的试错尝试。”
所以啥叫从个人转向组织?就是看有没有快手这种案子出来。而再谈五源资本能不能“大成”,能不能挣到更多大钱,取决于能不能投到下一个“快手”,而不是下一个“小米”。
3、不想当主角
刘芹还有个投资人设——如果称得上人设的话——叫“狙击手”。
啥叫狙击手?暗中瞄准,伺机出手。不撒胡椒面,不集中扫射,用的打法叫“点射”——出手不多,求命中率。
这一方面是夸出手准,但也要注意,狙击手从来不在C位,更不是主角。刘芹这人,他就不想当主角。
比如他曾放弃了90年代的“BAT”。27年前,刘芹毕业回到武汉老家,进入武钢做工程师。用他的话说,武钢就像今天的BAT一样高大上。但一次机房事故“唤醒”了他,刘芹意识到自己的人生不能永远在电缆沟,于是丢掉了“金饭碗”去上海闯荡。这个关键的人生转折,刘芹没有选当时的主流职业。
五源资本也一样,这家机构从来不是VC舞台最中央的那一个。从投资风格来看,除了小范围的“狙击”,刘芹还很讲求“非市场共识”。所谓“非市场共识”,就是不被主流认知接纳,甚至相悖于投资人直觉和市场共识的理念,但往往这种理念才蕴藏着颠覆式创新,以及巨大的投资回报。刘芹在谈及赚了大钱的小米、快手等案子时,都提到了这一逻辑。
寻求“非市场共识”,某种程度就是不当主角,这其实是件危险的事,它跟超配的定义方式有点像:成功了你叫非共识,搞不成你就是边缘化。
要知道,VC最怕被遗忘,主动远离主流、热门、风口,意味着主动远离了LP、媒体和大众追逐的目光。投资机构人员精简,几十人或是上百人对外界的影响力终归有限。当一家机构远离了资本目光,甚至已经不被记起,募资一定会是件大难事。
五源资本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即使主观不想做主角,客观上还是能占据投资链条的核心位置。
让我们看看快手这个经典的案子,堪称教科书级别的早期投后案例。国内创投圈盛行“copy to China”时,五源资本洞察到了一个“非市场共识”,下一个杀手极应用应该是移动的、社交的和多媒体的,同时也是下沉的。五源如今的合伙人,当时还是投资新人的袁野注意到了微博上的GIF快手,便找到了快手的创始人陈一笑,投了30万美元。但仅一年多后,快手遭遇瓶颈,月活上不去,融资也快花光,于是合伙人张斐带着袁野,满北京帮程一笑疯狂物色CEO,最终促成了宿华和程一笑的关键会师。这一撮合,造就了日后的千亿级社交巨头。
快手的这个案子,从发展过程看,找到宿华当然是运气,但从结果看,这就叫最顶级的早期投资“攒局”。在团队残缺、业务遇阻的无望情况之下,五源凭借过人的调度和协调能力,最终让一家企业起死回生。或者说,没有五源,可能也不会有今天的快手。
主观上想不想做主角不是关键,关键的是客观上能不能做主角。不想做主角的刘芹,不在vc舞台C位的五源,生动阐释了什么才是主角的要义。
除了赚钱的量级越来越大,刘芹的人脉关系也在向顶级进阶,人与人的关系,定义的就是江湖地位。
既然VC靠投资赚钱,按说数字和江湖地位是一码事,可其实也不尽然。我们反复讲,人出来混终归要靠人捧,可“捧”的前提是“认”:有的“认”是凭交情,诸位都知道刘芹跟雷军何小鹏交了十几年朋友,互相扶持赚了大钱;有的“认”就得凭本事,比如高瓴当年看地平线机器人,张磊就介绍余凯见刘芹,理由是“高瓴更擅长投中后期,在早期时需要团队对知识、市场、技术和脉络梳理得比较清楚,最好的投资人是刘芹”——在不擅长生意上主动靠拢,等于是张磊用钱为刘芹投票。
说白了,刘芹现在混到什么份儿上?从雷军、张磊这儿就看得出是“里子面子都有了”。如今五源资本慢慢在规模化的路上走稳了,生意边界越来越大,人脉势能自然也会继续上升。风险投资拼的就是信息差、规模差和关系差,成熟的市场上信息差壁垒最低,对刘芹来说,他的规模差和关系差也在向顶部靠近了。
晨兴这次改名五源资本,连带slogan也一起改了,“别人眼中疯狂的你,开始被相信”。这句slogan挺有意思,有人说是鸡汤,有人觉得感动,有人感到费解。客观地讲,它是晨兴“非共识”投资理念的一个集中体现,如果“超主观有偏见”地解读,它是说“那个原本站在侧面没被你们热捧的人,才是大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