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历经几十年坎坷的AT&T,悟了
统计 阅读时间大约10分钟以上(4610字)

2021-07-02 历经几十年坎坷的AT&T,悟了

我们不喜欢在三人赛跑中名列第三,任何一个真正的贝尔人都不喜欢如此。

本文来自合作媒体:新浪科技,编译:小白。猎云网经授权发布。

AT&T(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一家历史可以追溯到电话先驱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Alexander Graham Bell)的公司。

杰夫·麦克尔弗雷什(Jeff McElfresh)的父母一生都在为AT&T工作。麦克尔弗雷什他自己,也在这家美国电信集团工作了25年之久。

如今,麦克尔弗雷什是这家公司电信业务的首席执行官,他自认是“贝尔人”中的一员。所谓“贝尔人”(bellhead),是对AT&T老员工的昵称,彼时这家垄断美国电信业务的公司是全球最大、最具创新性的技术集团。

麦克尔弗雷什说:“不管是从站内线铺设普通的老式电话服务(POTS)线路,还是在飓风天重新连接发电机或天线,又或在某些州空降到火灾现场为消防员部署移动蜂窝站点——这就是贝尔人。”

2020年上任的AT&T首席执行官约翰·斯坦基(John Stankey)是另一位骄傲的贝尔人。5月份,AT&T宣布计划放弃好莱坞并剥离旗下的媒体资产后,麦克尔弗雷什将与斯坦基一道,带领AT&T开启另一个新篇章。

硬抓媒体业务失败,终回归“老本行”

始料未及、代价昂贵且令人感到屈辱的180度大转折已经是AT&T在过去几十年中的第四次自我“重塑”,并最终使该公司的战略回归到其本源——简单的传统电信服务。但眼下,AT&T仍面临困境。当该公司在媒体领域浅尝辄止之际,AT&T在5G方面已然落后电信竞争对手太多。

自2015年以来,AT&T一共耗资1700亿美元(包括承担新的债务),试图通过收购美国卫星广播公司DirecTV和好莱坞制片公司时代华纳,来转型成为一家媒体集团。数百亿美元的股东价值付之东流,因此AT&T仍在努力为其“极速逆转”正名。

时代华纳旗下拥有华纳兄弟、HBO和CNN等公司。放弃1000亿美元收购来的时代华纳这个决定,让许多人感到意外,其中也包括一些AT&T的内部人士。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AT&T高管表示:“公司里几乎每一个人、每一个高层管理人员,都对这个决定感到极其震惊。”

去年升任AT&T首席执行官的斯坦基,眼下正面临着巨大压力。他曾深度参与媒体投资,并在2018年收购时代华纳的交易完成后,和其他几名高管共同分享了一份900万美元的奖金。不过,一旦清楚媒体策略行不通之后,斯坦基果断决定放弃好莱坞,回归基础业务。他的果决至少为他赢得了一些赞誉,尽管这些赞誉还是带有一些不情愿。

一名在AT&T的电信竞争公司工作的高管表示,斯坦基让AT&T脚踏媒体和电信两只船的时间越久,得到两个羸弱业务而非一个强势实体的风险就越大。

AT&T的一名老员工说:“从很多方面来说,斯坦基十分勇敢地承认了新旧AT&T之间的明显问题。时代华纳的每一个人都厌恶成为AT&T的一部分,这是事实……在他们眼里,我们是穿着古板西装的守旧派,而他们华纳人紧跟时代风光无两。”

在涉足媒体领域的这六年时间里,AT&T也在斥巨资扩展其光纤宽带网络。但分析师认为,该公司仍需在光纤宽带网络上投资更多,特别是考虑到其竞争对手Verizon和T-Mobile均已经领跑5G时代。

麦克尔弗雷什说,回望过去很容易。有一部电影叫做《回到未来》,里面有一部被改装成时间旅行机器的德罗宁跑车。提到这部电影,麦克尔弗雷什问自己:“假如你有一个磁通量电容和一部德罗宁跑车,可以让你回到未来,你会告诉未来的自己(去做)一些不同的事情吗?与后视镜相比,汽车的挡风玻璃如此之大,是有原因的。”

疯狂收购:期望扩张市场,却总是事与愿违

AT&T的回归核心电信业务之路是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在“贝尔老妈”的垄断时期——没错,当时AT&T被人们通俗地称为“贝尔老妈”,AT&T创造了一些支持通信发展的最重要技术,包括雷达、晶体管、数字助听器和电话本身等等。

可以说,AT&T是有史以来最有影响力的电信公司。布莱恩·切芬斯(Brian Cheffins)曾出版过一本关于上市公司历史的书籍。据他描述,AT&T曾是“蓝筹股中的蓝筹股”。(注:证券市场上通常将那些经营业绩较好,具有稳定且较高的现金股利支付的公司股票称为“蓝筹股”)

1984年,AT&T被拆分成七家区域电话公司,也叫做“贝尔宝宝”,从此开创了一个新的竞争时代。在努力适应了新局面之后,AT&T随后进行的收购狂潮为公司接下来四十年的战略树立了先例,对此一名资深银行家将其描述为“杀戮之径”。

鲍勃·艾伦(Bob Allen)是开启AT&T一系列收购交易的首席执行官。这一系列收购交易在1991年达到巅峰。当时,AT&T以74亿美元价格收购了计算机制造商NCR公司,也是当时计算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笔交易。这笔收购最终亏损约60亿美元,其中包括了折旧。这笔收购也使得AT&T在五年后被拆分成三家新公司时,不得不进行自我重塑。

航空航天专家迈克尔·阿姆斯特朗(Michael Armstrong)曾在成立DirecTV这件事上发挥了重要作用。1997年,阿姆斯特朗被推选为这家规模已经大为缩小的电信公司首席执行官。

阿姆斯特朗希望把长途通信公司转变为有线电视巨头。为此,AT&T花费1000多亿美元收购了多家公司,包括亿万富翁约翰·马龙(John Malone)控制的TCI公司,只为将电话、付费电视和互联网访问集中在一个屋檐下。

策略没有错,只是不断堆高的成本极有可能会产生事与愿违的结果。2004年,阿姆斯特朗将有线资产剥离,与康卡斯特合并成一家新的合资公司,如今这家合资公司倒发展成了全球最大的宽带供应商。

到2005年,“贝尔宝宝”之一的SBC Communications以160亿美元价格收购了只剩一副空壳的AT&T。八十年代拆分出来的“贝尔宝宝”决定沿用前母公司的品牌名称,并在兰德尔·斯蒂芬森(Randall Stephenson)的管理下继承了原AT&T的一些交易习惯。

斯蒂芬森被银行家称为“交易瘾君子”。他的最大赌注是计划在2011年以390亿美元收购当时陷入困境的美国无线网络T-Mobile。但是,监管机构以不正当竞争为由阻止了这笔交易。为此,AT&T被迫拿出40亿美元单方中止协议费,以及可携带手机信号的珍贵电波——频谱。有了这些频谱的助力,T-Mobile在接下来的十年中迅速发展成为无线业务增长机器,压低市场价格、从大型竞争对手手中夺走大量市场份额。

受挫的斯蒂芬森继续把目光投向欧洲,沃达丰、西班牙电信和英国网络O2等被视为潜在收购目标。但是,2015年,斯蒂芬森却选择买下DirecTV,包括债务在内,收购价高达670亿美元。

之后,AT&T以1000亿美元价格继续收购时代华纳,彰显其进军媒体领域的野心。为收购时代华纳,AT&T用了两年时间与美国司法部周旋,最终在2018年获得收购许可,完成交易。将时代华纳收入囊中后,AT&T不仅要应对传统的本地电信竞争对手,更要直接面对Netflix、亚马逊Prime和迪士尼等全球内容供应商带来的竞争压力。

斯坦基曾在AT&T疯狂收购期间,协助斯蒂芬森。等他自己担任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之后,斯坦基发现,由于不断地收购,公司的净债务一路飞涨至1800亿美元。今年2月份,AT&T又在频谱上花费230亿美元。斯坦基开始探索媒体业务的其他选择。思来想去,最终AT&T走上了又一次重塑:剥离DirecTV,将时代华纳的资产与探索频道(Discovery)进行合并。时代华纳与探索频道合并的交易,于今年5月达成。这一交易,将把华纳媒体拆分成一家新的媒体公司,并由探索频道的管理层运营,而AT&T的股东持有该新媒体公司的多数股权。

一位银行家称,AT&T的一系列糟糕的交易纯粹便宜了那些有幸捡漏的人,像是电信设备领域的诺基亚、有线业务的康卡斯特、无线业务的T-Mobile,以及现在可能还要加上一个媒体领域的探索频道。这位银行家说:“他们不能再总是(为其他人)建立商业帝国。”

债台高筑,精力分散,在内容领域无法与流媒体抗争

电信公司有时仰仗自身庞大的现金储备,试图将业务版图扩大到内容、体育广播或广告领域,而AT&T尝试进军媒体领域仅仅是这一趋势的最新例子。事实上,成功的公司很少,而多数公司——像Verizon和沃达丰,都是与迪士尼或Spotify等媒体公司达成协议,将对方的内容捆绑到自己的宽带和5G套餐中,而不是直接控制内容的制作。

前AOL、赫芬顿邮报高管吉米·梅曼(Jimmy Maymann)也是瑞典电信和媒体公司Telia的董事会成员。他说,考虑到需要花费的大量资金,与Netflix和迪士尼这些公司竞争必须得有“全力以赴”的心态。他说:“如果你不情愿加入内容军备竞赛,那你就无法获胜。”但是,由于自身的债台高筑以及运营电信网络的高成本,AT&T其实很难做到全力以赴。

这几个月来,AT&T一直在考虑出售或剥离CNN,而一些HBO的高管也希望被出售或脱离母公司。但是,斯坦基认为,流媒体平台HBO Max(推出过热门剧《继承之战》和《东城梦魇》)是AT&T成为全球最大综合内容及发行公司的关键。

AT&T本已经面临各方指责,诸如导致数百亿美元股东价值(主要在DirecTV上)付之东流,以及在5G和光纤发展的关键时刻分散精力等。如今,这一逆转让该公司只能对这些指责顽抗到底。

麦克尔弗雷什坚持认为,时代华纳的资产与探索频道的合并对两块业务都有好处。AT&T的电信业务的发行能力可以为HBO Max提供一个强势的开局;有了优质内容的捆绑之后,AT&T的光纤和5G套餐的销售也会得到提升。唯一缺少的,就是给股东的“回报”。AT&T的市值一直停滞不前,而迪士尼和Netflix等纯媒体公司的市值却高歌猛进。两者之间的巨大差异更凸显了问题的紧迫性。

选择止损:撤离媒体领域,专注5G领域

时代华纳的资产拆分出去后将更名为华纳兄弟探索。对此,媒体领域的亿万富翁巴里·迪勒(Barry Diller)认为,AT&T与该资产的拆分对两项业务而言都是一次“大逃离”。在采访中,迪勒说,在经历了如此多的失误之后,“贝尔老妈到现在本该早已死去,成为尘封往事。”

这是媒体行业的看法,也得到了不少并购银行家的认同。但事实上,AT&T依旧是一个庞大的且有能力产生现金的业务,在美国拥有1.86亿无线用户(包括智能设备)和1400万宽带用户。

麦克尔弗雷什说:“逃离内容是正确的选择。接下来我们该怎么走还很难说。作为一家无线和宽带公司确实有点乏味,而且竞争也日益激烈。”

根据麦克尔弗雷什的说法,AT&T的目标是到2025年将其光纤网络扩展到3000万家庭,并“全面进军”5G行业。AT&T计划在2023年向网络这块投资240亿美元(约占该公司收入的20%)。这将使AT&T成为美国最大的单一基础设施投资者。

AT&T,和其在美国和欧洲的同行一样,通过让自己的网络业务回归公司战略核心,同时削减股息,以“回到未来”。有人提到,Verizon当初决定停止不明智的媒体收购这件事情。自今年年初以来,该公司已经放弃了曾拥有的AOL和雅虎资产,以全身心地争取5G领域的霸主地位。

AT&T如今不再处于领先地位。剥离华纳媒体股权后,“新的”AT&T核心估值为1300亿美元。相比之下,Verizon的价值为2320亿美元,康卡斯特为2620亿美元,T-Mobile为1750亿美元。

2019年,麦克尔弗雷什晋升为电信业务主管。当时的电信业务已经举步维艰。在晋升前的12个月里,麦克尔弗雷什曾带领公司实现了十年来无线订阅增长最强劲的两个季度。但他也承认,AT&T“没有什么可以炫耀的”,他们在无线市场已经落后于Verizon和T-Mobile太多。

基于该公司在过去的传承和创新,AT&T绝不甘心就此没落。麦克尔弗雷什曾表示,“我们不喜欢在三人赛跑中名列第三”,任何一个真正的贝尔人都不喜欢如此。

AT&T在过去几十年中的交易历史

1899: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成立于1885年,原本希望在纽约建立通信网络。14年后,繁荣发展的AT&T收购了母公司——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创办的贝尔电话公司。

1913:“贝尔老妈”同意通过放弃西联汇款来减少其对有线通信市场的控制。这笔交易曾帮助AT&T建立起一个全国性网络并收购竞争对手,进而打造出一个利润丰厚的电信垄断企业。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AT&T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公司之一,员工超过一百万。

1984:在政府施压后,AT&T的垄断瓦解。“贝尔老妈”被拆分七家区域运营公司,即所谓的“贝尔宝宝”。这七家公司,第一次让AT&T尝到竞争的滋味。

1991:AT&T以74亿美元价格收购了计算机和收银机制造商NCR。这笔交易的结果适得其反。五年后,AT&T再次被拆分成三部分。这次的重塑迫使AT&T放弃了贝尔实验室部门,如今这个部门成为了诺基亚的一部分。

1997:此时,迈克尔·阿姆斯特朗正担任AT&T的首席执行官。阿姆斯特朗以1000亿美元价格买下了有线电视公司TCI和MediaOne。然而,AT&T债台高筑,难以为续。最终,在2001年,从AT&T剥离出的有线资产与康卡斯特合并。

2005:AT&T以160亿美元价格卖给了“贝尔宝宝”中规模最小的一个:SBC Communications。SBC Communications沿用了前母公司的品牌名称,并迅速收购竞争对手BellSouth。

2011:进军拉丁美洲市场后,AT&T同意以390亿美元从德国电信手中买下无线竞争对手T-Mobile,当时这笔交易被誉为“十年来最重要的交易”。但是,美国监管机构以竞争为由阻止了该笔交易的进行。

2015:AT&T大举进军媒体领域,先是花670亿美元收购DirecTV,接着又花1000亿美元收购时代华纳。由于受到特朗普政府的阻挠,收购时代华纳的交易一直到交易宣布后两年——即2018年——才完成。也是在2018年,AT&T用20亿美元买下了广告公司AppNexus。

2021:2020年,债务高达1800亿美元的AT&T不得不再次进行自我重塑。AT&T先是出售了一直在流失用户的DirecTV,出售价格不到当初买入价格670亿美元的四分之一。之后,AT&T同意放弃时代华纳。

1、猎云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猎云网(微信号:lieyunjingxuan
)字样。
3、猎云网报道中所涉及的融资金额均由创业公司提供,仅供参考,猎云网不对真实性背书。
4、联系猎云,请加微信号:jinjilei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item.author_display_name}}
{{item.author_display_name}}
{{item.author_user_occu}}
{{item.author_user_sign}}
×